该项目是成都城市向外发展的六个走廊之一,并且成都的十个新兴中心之一也将坐落于此。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东部二环与外环之间,与成都1公里宽的生态环城公园相连,基地的南面是大片绿色农田,但其未来定位还未明确。
城市的其他五个走廊基本都采用了目前中国流行的规划模式:尺度巨大,功能分区单一。从大都市的规划尺度上来看,这样的规划模式似乎是合理的,但是从社区邻里的角度出发,这种模式下营造的却是难以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盛极而返,第六条城市发展走廊的规划选择了BAU的方案,期望在东部走廊组织建造出一片尺度人性化、有连续城市网络体系的片区。现在该区域的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成。
竞赛阶段的设计任务书要求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规划一个12平方公里的高密度市郊居住区,并包含一个小型的中央商务区。我们将这个原本集中布置的商务区延展为一个连续的商业网络,穿越整个基地,由此在城市中创造出许多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在步行范围内满足居住区的功能需求。极具中国特色封闭式居住小区,宁静舒适、绿色葱葱、设施健全,且这种围合中的静态与活跃连续多样化的动态城市环境和谐共存,形成了动静相宜的网络混合体。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习惯于将被开发区域视作无人居住的荒地,以彻底清除原有建筑、一切从零开始建设的方式进行。成都东村基地内村庄已有数个村庄,开有茶室、饭店、花市和小型旅馆。BAU通过设计一个保留原有村庄、林荫小路、堤坝以及大树的公园网络,尽可能在未来新建的大都市里保留并发展村庄原有的文化和经济氛围。多元化的新城将显得丰富多彩,同时由城市化引发的对于社会和环境的破坏也应被减至最低。
在与墨尔本景观建筑师西纳特拉•墨菲合作的过程中,BAU将主要的东-西走向公园网络以三个主题串联:生态主题、运动娱乐主题以及3公里长的线形柴藤绿廊。生态带连接东侧的生态公园和西侧铁轨两侧的防护公园。但很不幸的是在本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景观合同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被单方面终止,由另一家国际公司接手,该情况在中国也是较为常见。而之后,他们的合同也再次被终止,最终项目由当地的设计单位完成。
遵循当地政府希望-凸显基地山体特征的愿景,BAU规划了与地形走向相反的街道网络。两个街道网格被叠加在一起:一个是大尺度笔直的街道网格;另一个是尺度稍小、与等高线走向相反、三维蜿蜒的道路网格。自行车则在公园网络内沿着现状有行道树的小路平缓行进。
商业网络每隔一条街布置,形成了安静与活跃相互交替的街道网络格局。商业网络可布置各种功能:零售商业、办公、娱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大尺度封闭居住区之外的其他住宅类型选择。
当商业网络相互交叠的时候,它的尺度被放大,从而构成能够容纳大体量的商业功能。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纯商业地块,允许发展不含住宅的轻工制造业,也可以是音乐集会等比较热闹的娱乐活动基地。在地铁站附近交通便利之处增大商业功能用地的容积率并拓宽商业网络,将使得人流最密集处的活力最大化。
当商业网络与公园网络相互交叠,商业网络就变得丰富,反之亦然。公园在此获得一系列的商业功能,商业也在此被赋予了公园的特质,从而使两种网络得以互补。绿地网络与自身交叠之处,便是广场和运动活力区的最佳地点。
政府要求的南-北走向轴线则通过三条功能带得以呈现:一条2.5公里长的塔楼地标建筑带,其裙房容纳了这个地区最大的商业娱乐功能;一条小尺度建筑带,其中容纳了城市中最小型的各种功能;一条线形公园绿化带适合于各类节日和主题活动。沿基地长向绵延的行道树形成连续的生活大道,这条轴线跨越地铁线路一直延伸至下一阶段的城市发展区。
在成都,除了两条知名的能够代表其小尺度城市意象的街道之外,老成都的城市空间格局已经荡然无存。这个2.5公里长的小尺度建筑带的保留从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都契合宜人城市尺度的策略。它是商业网络的组成部分,并为不喜欢在封闭小区中居住的市民提供不同的住宅类型。
赢得竞赛之后,BAU在短短的六个星期里紧锣密鼓地继续深化设计,这个周期超出了正常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需要的时间。接下来,项目就由当地的设计院接管,他们为满足政府的项目审批节点快速完成了设计图纸。BAU为未能够有机会继续跟踪完善设计、未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而一直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