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一所大学校园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教学中心,而非仅仅是将零星散落的院系及设施汇集起来的校园?
现下,在这高信息化的时代中,人们对于大学校园的模式也在逐渐变化革新。将零散的院系及设施汇集起来的大学校园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研究人员及教师的需求,他们需要一个高连通性的便捷校园,走到哪里都可以学习。新大学校园的雏形-各类院系及设施相互连接,其内部空间及功能项目也汇集贯通。
中央学习廊
和许多典型的大学校区一样,上海大学文科组团也包含了许多独立的院系楼以及整个校区都可共享的图书馆及博物馆。虽然零星遍布于整个校区的院系楼及各设施都可独立运作,但是只有当各功能区紧密相连,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区潜能,将其打造成一个高效的教学中心。
为了解决现有校区的窘境,我们在设计任务外,为整个校区添设了一条多功能中央学习廊,连接五栋拟建院系楼、图书馆及博物馆。
单层的中央廊道坐落于整个项目的中心位置。透明的玻璃幕墙将内部学习空间、室外景观及屋顶区域相互连接,受益于其高通透性优势,本建筑可作为中央教学区使用。景观坡道连接公用绿地及屋顶区域,形成了一条延续的景观道,人们可从地面层直达本建筑屋顶层。本中央学习廊衔接着新校区中各院系楼及设施。人们可在此会面、集会、演出、进行小组活动、参与课外及户外活动等。本建筑也为整个文科组团区域提供了一扇标志性的入口大门,人们可通过本中央学习廊直通各院系、图书馆及博物馆。本建筑除了具有高连通的优势外,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会面进行各类学术交流的处所,使其真正地成为一个教学中心。
文科组团中所有的建筑-五栋院系楼、图书馆及博物馆都与中央学习廊衔接着,其另外三面都被景观区所包围。因此,人们可通过周边的景观绿地或是中央学习廊直达各院系楼、图书馆或博物馆,亦可通过中央学习廊的屋顶景观区直达目的地。
景观+轴线
整个文科组团区域由一条连续的景观绿带所环绕,为整个校区提供了一个减压、休闲及娱乐的自然场所。主要的人行步道衔接着西侧主校区与东侧新拟建校区及河道。南北主流线轴将南侧现有院系楼、西侧现有餐厅食堂及北侧未来拟建建筑相互连接。而东西主流线轴贯穿整个中央学习廊,直至位于东面的桃浦河,将现有校区与本校区相互衔接。将入口广场安置在南北及东西流线轴交汇处,为博物馆及中央学习廊提供了正式的入口。
博物馆
博物馆的选址在校区西侧最为显著的位置上。从周边的道路上可清晰地眺望到,因此本博物馆及其前方的入口广场会成为整个新校区的标志性入口。博物馆的展示区被安设在内部封闭区域,确保了珍贵展品可以避免太阳直射,为其提供了理想的展区。博物馆采用连续的玻璃幕墙设计,改善了本建筑周边公共展区的自然采光。外挑的楼板设计有效地减少了太阳对博物馆内部的直射。此外,本建筑玻璃幕墙外将安设大型柱栏,柱栏与玻璃幕墙之间的半室外空间可作为自由展区使用。本博物馆的展区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内部中心展厅及其周边的公共展区。内部中心展厅远离太阳直射,为陈列各种珍贵展品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而其周边的公共展区可用作临时展区,陈列学生作品,也可当作灵活的多功能区使用。
图书馆
图书馆坐落于南北轴的中心位置上,完美地衔接着南面现有校区及北面新校区流线。图书馆正对入口广场,加上博物馆为新校区创建了一片公用设施区域。图书馆的馆藏区位于本建筑的内部中心位置,在确保馆藏可以避免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其顶部的天窗可适当地改善其内部的自然采光。阅览区被安设在中心馆藏区外围,这里有着良好的采光条件,可为阅览者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垂直的百叶幕墙设计,可有效地阻挡了太阳光对阅览区的直射。此外,幕墙百叶的安装角度也将根据太阳行进路线进行旋转,在有效地减少太阳直射的同时,人们也可观赏到室外的风景。
院系楼及行政楼
在院系楼及行政楼的外立面设计上,我们也精心考量了太阳的朝向问题。在南侧玻璃幕墙上,采用楼板外挑的设计来减少太阳的直射;东、西玻璃幕墙外安装大深度的窗墙,来减少太阳对建筑内部的直射。而对于太阳直射不到的北立面将安装落地玻璃,为身处室内的人们提供了宽广的观景视廊,身处室外的游客也可看到室内进行的各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