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正式教学环境的学校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控制,并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教室之间的距离无异于供学生们等待步入教室的空间。
当代教育模式探索一种更具互动性、协作性、求知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环境。
作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的城市
正如百余年来城市设计师们所熟知的,具体功能之间未规划的连接空间重要性在城市规划中不亚于专门规划的部分。观念的交流、非正式学习和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未规划的城市空间。
如同城市的学校
前沿教育现在认识到,学校建筑之间的空间及教室之间的空间与教室本身一样重要——因为非正式、灵活、创新的小组学习是在这些空间中进行。
比起先设计学校的建筑置于场地上,BAU首先确定学校的流通空间(城市的大街小巷)作为一个清晰的响应网络置于场地上,此后才开发建筑轮廓并添加到网络上。
其呈现的是一个非常清晰易懂的校园规划,嘈杂的运动场经过社区建筑,如图书馆、剧院、健身房和游泳池连接到教学空间。
校园里的这些街巷成为非正式的学习空间,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机会,让他们坐下来放松,形成围绕桌子和长凳的中小型非正式团体。
教室和其之间
当代学校建筑的目标是模糊在教室的正式教育和在中间空间的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非正式的学习空间可以容纳非正式教学,反之亦然。
提供传统教室的同时开发了次要网络——传统的学校走廊已经变成了一个鼓励非正式教学和学习的松散而丰富的空间。这些走廊为非正式活动展览和大型团体活动等提供了一系列半封闭的学习空间。
每两个传统教室都配有一个玻璃墙面的会议室。这使得较小的学生小组能够在不分散课堂注意力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并且在老师的掌握范围内。此外,教室内还设立了一个小角落,以供更小的小组合作。
这种新的教育方法使得整个学校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