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了“步行城市”、“网络城市”和“城市节点”概念的城市设计
区位
高淳距离南京主城约40公里,坐落于石臼湖和固城湖之间。随着过去二十年中南京主城的扩张,高速公路早已通车,轻轨正在建设,美丽乡村高淳也开始了抑制不住的骚动。工业和服务业在快速发展,旅游业日益繁荣。预计到2030年人口会由现在的12万增加到29万。BAU于2014年受邀参与高淳北部新城规划设计(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区南接老城,东部为宁高产业园,西侧为现状圩区,北侧是规划中地铁小镇。
复杂的现状
该规划项目并非在一块白布上创作油画。通过细致的现状分析,本次规划需要保留现状河流、小溪和村庄。这些天然历史风貌串成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天然网络,注定北部新城必须打破一般的标准城市设计模式。
步行城市、网络城市和城市节点
高淳城北是BAU 第二十三个以网络城市的概念为基础的城市设计项目。网络城市鼓励设计以行人便利的宜居社区(POD)为导向,提倡行人步行5分钟可达公共交通站点,因此社区尺度应控制在大约800米*800米。
将城市主干道和居住社区置于POD 边缘,公共交通和零售商业集中在POD中心。这样的系统贯穿城市东西向和南北向,在交界处(交叉口)产生高度混合的、灵活的又可控制的城市布局。
超越POD、网络城市和城市节点的设计理念
1)水网交织的城市
基地蕴含丰富的水网,比起把这些水系视为地下资源,BAU将其看成是构成水网城市的重要公共开放空间。这些水系为城市空间提供高品质的公共娱乐设施、重要的生态网络,也增加了城市土地的价值,滨水用地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2)南岸旧城
基地南部现有的村落具有新城往往缺乏的、独特的肌理和粒度。保留和改造这些村落不但能为新城延续本地历史的文脉,同时提供了当代城市规划中常常忽视的文化活动的功能场地。
3)创意南岸
为了与旧城风貌衔接,BAU建议在沿着芦溪河、于薛城村和石固河之间的地区打造新城市肌理时保留小尺度、低层、高密度,同时比旧城更规整更理性。
4)北岸社区公园
坐落于芦溪河北岸区域,规划了高舒适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城市主要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这片阳光景观河岸分布了一系列公建,其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提供了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的特色鲜明的空间结构:保留了基地现有的圩区,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新区水景观。
5)和而不同的社区集群
每一个POD社区在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一系列和而不同的社区集群,各拥有其独特魅力。这些POD社区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社区结构比如400米乘400米的邻里社区,邻里社区进一步分割成200米乘200米的马赛克社区,每一个子社区都在和谐的大环境中体现出个性。
6)东西两侧繁华的步行街
两条主要商业街道跨越芦溪河南北向连接3个POD,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商业和零售空间。西侧步行街主要以社交性和节庆性的活动为主,而东侧步行街则主要是商业和零售为主。
7)小型滨水社区
在芦溪河北侧区域内有一条东西向的现状河流,沿河区域成为本次规划中一个重要的高舒适度的滨水商业零售空间。穿过城市东西两侧步行街,直至大学区和文化产业区,这个小型滨水社区的功能重点也相应地从商业零售转为社会文化服务。
8)中型滨水社区
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在道路为主导的交通体系完善之前,各类贸易中心的设立与展开完全依赖于水路为主导。在芦溪河南侧的滨水空间设计上与区域水系进行结合,从西边的中心商务区直至新大丰湖形成了一个中型滨水商业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亲水商业购物体验,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贸易港口的城市空间。
9)六座跨河桥
就像芝加哥素来享有“桥都”之美誉,城北也将成为别具特色的“桥都”-六座大桥横跨芦溪河以及城市内其他的主要水系。
其中两座桥除通行功能外,设置了与其两端功能布局相呼应的小型建筑。西侧节庆桥上布置了各类节庆展览场地以及艺术长廊等设施,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社交集会场所以及教学空间;东侧商业集市桥为各类临时商业活动提供了灵活多变的设施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另外四座桥的主要作用为连接城市公共交网络,提升社区内部与城市其他各区域的联系,为跨越芦溪河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