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海从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向服务产业城市的转型,浦东洋泾的很多厂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住宅区。随着这种单一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逐一实施落地,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这种规划有很多方面的缺陷,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缺乏白领工作场所,缺乏老年人活动设施,缺乏多样化的居住类型,缺乏社区公共设施,缺乏本地商业零售,缺乏娱乐、休闲的宜人城市空间,缺乏城市以往的历史印记。因此,地方政府急需兴建一个社区中心来缓解以上多种问题。然而,由于当今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开发趋势、高速开发时间的限制以及政府的不干预政策,有品质的社会公共空间很难得到实施。从城市规划出发,如何既能满足私人开发商的快速短期回报,同时又能保证社会长期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呢?
将拟建住宅的基地分为公共网络以及个体开发两个区域,明确土地开发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共区域的开发不会因为个体地块的利益受到侵犯。公共网络中公园、休闲场所以及小尺度的文化商业建筑串连起整个基地,创造出连续的公共带。个体开发地块与公共区域的交界处,理想情况下会形成活跃的边界。至少,私人开发地块自成封闭区域,不会对公共区域的连续性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在公共区域设置居住、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零售、市场以及旅馆等功能,当地的居民可以重新培育基地上早已消失的丰富的城市生态以及密集的功能形态。通过建造一系列小尺度的建筑,产生大量的私人企业,为这些功能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来反映社区的变迁。
公共区域网络同时还规划了很多导向清晰的捷径贯穿整个基地,连接周边的地区。原先被公共道路分隔开的中心通过降低道路下部地面标高,允许步行通过,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通过降低地面标高,公共区域网络与地铁入口地面可以在同一高度。将文化中心放在地铁入口之上,从而使基地上这个惟一的政府项目的可达性与活跃性达到最大化。
在一个重建的历史保留建筑周围,几栋工业建筑被保留下来,用于承载及发展不同层面的本地文化,使洋泾地区的文化范畴更加广泛。